龙8 - long8 (国际)唯一官方网站

服务中心 >混凝土技术问答

农村用户浇筑地面为何容易"起砂"?

“起砂”:也就是面层混凝土结构不致密、强度较低、表面经搓擦后沙或泥粉从混凝土中脱离出来。农村用户浇筑地面混凝土"起砂"的原因,主要是选用水泥材料本身和施工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
一 水泥方面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是混凝土强度的产生者。水泥质量的好坏,当然可以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但水泥质量与混凝土"起砂"并没有必然联系。质量不合格的水泥不一定就出现"起砂",而质量合格的水泥不一定就不"起砂"。不能以"起砂"与否来判断水泥本身质量的好坏。

一般水泥强度愈高,水泥中的混合材掺量相对较少。32.5级水泥较42.5级中混合材掺量高,大厂和品牌较好的水泥,混合材掺量相对较低。而混合材掺量越高、混合材性能越差、需水量越大、早期强度越低的水泥,"起砂"现象越容易发生。
目前,32.5级水泥是复合水泥,国家标准中允许的混合材掺量可高达50%。而过去是15%,现在的复合水泥中混合材掺量过高,是混凝土起砂的重要原因。虽然复合水泥中混合材掺量过高是混凝土起砂的重要原因,但生产厂家没有过错或过失。水泥是一种符合性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就叫合格,就叫质量没有问题,不符合国家标准就叫质量有问题。
二 施工方面
1、混凝土设计强度与实际强度存在偏差
混凝土强度愈高愈不容易"起砂"。一般浇筑低强度等级(C20以下)的水平面混凝土,"起粉、起砂"现象容易发生。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灰比,也就是水泥配比用量。农村施工由于存在配比不准确、沙和水量不控制、沙石中的含泥量(有些是机制沙)不考虑等因素。因此,混凝土强度没有保证。

有些工地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在6包以下。虽然,混凝土强度有时也能达到C10或C15,满足了路面硬化要求,但由于混凝土中水泥量过少,水量过大,结构不致密,"起砂"不可避免。沙量大,做活容易,平整度容易控制。但沙多增大了用水量和混凝土中的毛细孔数量,分散了水泥水化产物的胶结机会,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强度。

一般浇筑C20混凝土时,混凝土灰沙比不宜超过1比2。有些用户达到了1比3以上。只要沙率合理的话,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到了6-7包时,"起砂"现象不会很严重,达到7包以上时则一般不会出现"起砂"。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是否足够,可以从混凝土颜色来判断,一般混凝土颜色呈现正常的灰青色,表面看有釉色,则说明水泥用量正常。反之发白,则说明水泥用量不足。水泥配比是否合理是混凝土"起砂"与否的关键所在。水泥用量多则提高了产生强度的组分,也就提高了混凝土的胶结能力和致密性。

例一个算数式:假设一批水泥强度为30兆帕,毎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为8包,另一批水泥强度为38兆帕,毎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为6包,30×8=240兆帕;38×6=228兆帕,前者不合格的水泥比后者优质水泥配出的混凝土强度可能还要偏高。

水泥是起胶结和包裹作用的,水泥用量过少,则沙和石子的表面水泥浆包裹不了,水泥颗粒没有连起来,水泥的水化产物也没有连在一起,混凝土强度从何而来。

2、施工工艺
混凝土拌制越均匀、不离析、匀质性越好,浮浆层越少,"起砂"现象越不容易发生。混凝土拌制愈干,坍落度愈小,愈不容易"起砂"。有些泥工老师施工时,沙和水量非常大,没有使用振捣设备将混凝土振实,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和气泡没有排出。混凝土泌水、离析,水泥和沙石界面被水分子包围,削弱了水泥的胶结能力,而且光面不精细,或者没有二次光面,面层的气泡或毛细孔得不到关闭,面层沙浆中的泥粉过多,沉到下部的水泥浆没有充分拉出来,疏松的面层与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接触,也加剧了表面混凝土的"碳化",这样面层混凝土强度大大降低,从而出现"起砂"。
3、养护
混凝土在没有发展到足够强度时,过早雨淋、浇水造成面层混凝土湿胀而"起皮、起砂"。 养护过程中,如果没有保湿养护、甚至脱水,也会造成混凝土强度损失而"起砂"。农村家门口的路面或房里地面,没有条件封道养护,若强度不足时过早走动或通行,面层混凝土因被破坏而"起砂"也是比较常见的。

(上述分析意见仅供参考 龙8 - long8 (国际)唯一官方网站控股集团售后技术服务中心)

top
龙8 - long8 (国际)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