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水电等中企投资助力尼泊尔经济发展
尼泊尔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尼投资快速增长,双方合作项目不断传来喜讯。截至3月底,由中资企业在尼泊尔投资的第一个发电项目上马相迪A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有效缓解了尼泊尔电力短缺的状况。该电站已连续3个月超额完成发电任务。
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发展
尼泊尔国内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电力供应短缺、经济发展缓慢。长久以来,首都加德满都划分区域每天轮流停电,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后,大部分地区现无电可用状况。
上马相迪A水电站项目是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在尼泊尔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也是尼泊尔多年来首个进入建设期的私人投资项目。上马相迪A水电站项目有两台机组,装机容量为50兆瓦。2016年9月26日成功实现首机发电;2017年1月1日两台机组成功实现商业运行,项目进入运营期。该项目占尼泊尔总装机容量的5.72%,运行投产对缓解尼泊尔电力紧张状况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企在尼泊尔投资兴建水电站,积极带动本地就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兴尼泊尔报》总编辑拉玛苏对本报记者说,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灾后重建,中国的投资和帮助都为尼泊尔做出重大贡献,尼泊尔欢迎越来越多中国投资来到这里。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尼泊尔市场,承建了装机容量45兆瓦的尼泊尔上波迪·科西水电站,2001年并机发电以来一直运行良好,为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优质的清洁能源。
葛洲坝集团尼泊尔代表处首席代表袁志雄对本报记者说,目前葛洲坝集团正在建设查莫里亚、上催树里3A两个水电站,其中查莫里亚项目将在今年投产发电,届时将极大地解决尼泊尔西部地区的缺电难题,累积雇用当地员工超过5000人。葛洲坝集团同时积极探索尼泊尔的投资市场,于2016年11月正式在尼泊尔注册成立葛洲坝尼泊尔电力投资公司,拉开了“本土化”经营的序幕。
互联互通,创造合作机遇
近几年,中尼航空业合作取得诸多进展,主要体现在合资经营、购买飞机、修建机场、增加航班等方面。喜马拉雅航空公司(简称喜航)2014年由中国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和尼泊尔雪人环球投资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成为西藏自治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这也是迄今为止尼泊尔民航史上最大一笔外商直接投资。
据了解,喜航拥有两架空客A320飞机,分别执飞加德满都—多哈、加德满都—科伦坡、加德满都—吉隆坡、加德满都—仰光四条航线。目前,喜航正在积极申请中国航线运营许可,获得批准后,将引进一架A319飞机,计划今年7月开通加德满都到北京、成都的航线。
尼泊尔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旅游业对尼泊尔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10%,航空业的潜力尚待挖掘。随着中尼经贸和人员往来增多,两国间原有航班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2014年2月,中尼签署新的双边航空服务协议,客运航班由每周14班增加至56班,中期为70班,货运飞机没有航班限制。2015年,受地震影响,中尼航班数量大幅减少。目前,中尼客运航班每周恢复到40个。
为提高尼泊尔民航运力,根据中尼两国政府2013年11月28日签署的协议,中方援助尼方两架飞机,同时,尼方使用中方优惠贷款购买另外4架飞机。目前,已有4架飞机顺利交付并投入商业运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说:“这将为尼航空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尼两国航空业互联互通创造新的机遇。
拓宽渠道,提升合作水平
“中国对尼投资呈现全方位的趋势,既包括基建、能源、电力、蔬菜种植、家具制作、酒店餐饮等传统产业,也包括电子通信、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于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尼两国正推进自贸区可行性研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建立能源合作机制等。双方建立了中尼经贸联委会机制,尼方对中国主办的南博会、藏博会非常积极。2016年12月,粤藏中南亚货运班列开通运营,为西藏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外贸合作提供了物流新渠道。中国在尼泊尔大地震后宣布了30亿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并与尼方签署25个灾后重建项目备忘录。
中国现已成为尼泊尔第一大直接外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尼泊尔政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家在基础设施、电力、矿产、石油、现代化农业、旅游业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
在尼泊尔南部纳瓦尔帕拉西县,中尼企业合资建设的尼泊尔最大水泥厂,已于今年1月开工。建成之后该水泥厂将实现年产230万吨水泥,尼泊尔的水泥工业水平有望得到极大提升,从而推动尼泊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
尼泊尔投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哈对本报记者说,“从个人经历来说,近几年我接待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我向他们介绍尼泊尔投资环境,帮助他们寻找在尼的合作契机。我们有信心还会有更多中国投资者到尼泊尔。”
于红说,中尼经贸合作势头呈现出总体持续增强和多元化特点,正为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